近日,江苏省气象台发布预报:本周江苏将迎来3次降水,频次堪比夏季,引发网友“秋季是否转涝”的疑问。记者从省气象部门回应称,此为秋季连阴雨现象,并非转涝,未来一段时期全省降水或将偏少。
据江苏省气象台预报,本周降水将分阶段影响江苏:14—15日,淮北地区率先出现小到中雨;16日夜间至17日,该区域雨势增强为中到大雨;18日,随冷空气南压,降雨区南移,苏南地区将有小雨。
“实际上根据省气候中心最新预测,10月21日至11月10日,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还偏少0~2成。”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颜文莲解释,公众产生“雨量大”的错觉源于“连阴雨”带来的持续性阴雨体验,易让人产生雨量巨大的误判。
颜文莲解释说,我省地处长江中下游,秋季连阴雨并非异常,是夏冬季风转换时的典型表现,如同俗语“一场秋雨一场寒”所描述的季节变化特征。其本质是冷暖空气在区域内长时间僵持(气象学称“辐合”或“准静止锋”):冷空气南下楔入暖空气下方使其抬升,暖湿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致雨,若两者“战线”稳定,便形成持续降雨。
回顾今年夏季,江苏总体气候特征表现为“气温异常偏高、降水与常年同期持平”。夏季降水量544.7毫米,与常年同期持平,较2024年偏少。季节内各月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其中6月偏多,7月偏少,8月偏多,呈现两头多中间少的情况。
记者从江苏省气候中心了解到,今年9月江苏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1倍。这和西太平洋上一个名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高压环流,会带动外围的暖湿水汽从海洋不断向北输送。今年9月,这个高压系统的核心区域(脊线)位置偏北,使得大量西南方向的水汽能输送到华东中北部,这些暖湿水汽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形成了持续的降雨。9月23日到25日,台风“桦加沙”虽然没有直接登陆江苏,但它外围的螺旋云带带来了强降水。这次降水过程中,盐城的降雨量最大,达到了239.5毫米。
气象专家提醒,虽然江苏入秋的降水较同期较少,但仍需警惕秋汛及次生灾害。农民需抢抓间歇期抢收晾晒,及时排涝散墒,防范粮食霉变和播种延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实习生 卢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