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睢宁县魏集镇:抢抓农时忙插秧 绘就田间新“丰”景

中国江苏网讯 雨后催新绿,插秧正当时。连日来,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抢抓墒情农时,在镇域广袤的田野水田里播撒新绿,抓种旱田里的玉米大豆等作物,为今年的秋粮丰产打好基础。

魏集镇是睢宁县的农业大镇,随着辖区小麦陆续实现颗粒归仓,农户们带着丰收喜悦,按照“小麦+水稻”生态轮作模式,又迅速转入了水稻插秧忙种作业季。魏集镇农业技术负责人周刚欣喜地介绍,“今年魏集镇水稻种植以确保农户稳产增收为目标,采取‘因村而异、因地选种、生态种植’的思路,落实科技兴稻工作,计划完成水稻种植面积5.3万亩,玉米2.7万亩,大豆1.1万亩,花生0.3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0.45万亩,保证辖区秋粮实现丰产。”

走进该镇戴庄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党员志愿者们带头挽起裤脚,撸起袖子,埋头弯腰,娴熟地插着一株株嫩绿的秧苗,给困难户群众水田换上崭新的“绿装”,勾勒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助农新图景。

在魏集镇陆圩村的千余亩稻田地里,新农人分工协作,操作着插秧机在水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农机师傅们将育好的秧苗送上插秧机,嫩绿的秧苗从秧苗盘缓缓滑落,整齐地插在水田里。陆圩村新农人姚亮说:“俺这块田有100多亩地,人工插得10多天,眼下组织3台机器插,不到2天就可以完成,如今插秧省时省力还省钱,科学种田就是好。”

陆圩村党总支书记赵德军介绍,“自从镇党委、政府安排小田并大田后,我们村‘两委’组织了GPS定位系统的推土机对全村1400余亩大田土地统一平整,铺设道路,修筑农渠和过路涵,新打(建)机井泵房,提升土地肥力,助力农业生产。”

在张庄村的麦茬地里,搭载GPS定位系统的玉米、大豆精量播种机抢住墒情在田间来回穿梭。魏集镇新农人周维刚介绍,“我们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0余亩,利用玉米与大豆的‘高矮差’‘氮磷互补’特性,让阳光、空间、养分得到高效利用,这种种植模式既能保证玉米基本不减产、能稳产,同时又多收一季大豆,每亩地可多收大豆100公斤至150公斤,实现‘一地两用、一季双收’。”

下一步,魏集镇将持续跟进水稻和旱田作物田间管理工作,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全力保障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稳产增收,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余孙宁 仝兵 陈士洲)


发表评论:

江苏网是江苏较大的资讯网站、较具人气的交流平台、较具影响力的本地门户网站。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房产、装修、汽车、婚嫁、旅游、亲子、求职、招聘、教育、美食、生活、交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