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到处搬救兵,现在组团送服务 浦口公安创新安置房小区治理,试点“居民议事会”制度

记者 盛文虎

通讯员 刘昱彤 蒋文倩

8月30日晚9点,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兰花塘社区的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兰桥议事会”还没结束。

“18栋1单元空调冷凝水滴水,物业什么时候能解决”“楼顶有居民养鸽子导致漏水,街道要赶紧取缔”“一期小门车辆乱停,交警必须要管起来”……当着浦口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祥的面,40多位兰桥雅居的业主你一言我一语,把小区里的问题抛给参会的职能部门。从去年12月26日开始,“辣味十足”的议事会每月一次,已连开了9场。

2013年交付的兰桥雅居,是桥林板块最大的安置房小区,住户几乎都是周边拆迁的农民,由街道托管的物业明显“力不从心”——毁绿种菜、拴绳晾衣、私建违停等现象屡禁不止,小区各类矛盾高发,每年上百起案件更是让群众提心吊胆。

随着江北新主城建设推进,浦口近年来大批农民“洗脚上楼”,安置房小区治理成为事关和谐稳定的大事。去年,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以打造“平安韧性小区”为突破口,在兰桥雅居探索试点“居民议事会”制度,发挥社区民警扎根基层的枢纽作用,联动区级部门力量,倒逼物业提升服务水平,引导小区业主自治,高效衔接群众的“需求侧”与政府的“供给侧”。

8月份的议事会,从赠送锦旗开始。因为小区4栋门前地面坑洼,楼道前一下雨就有积水,社区民警张成林把这事记在心里,协调多方资源,把道路平整这件民生实事办到了百姓心坎里。

安置房小区的诉求千头万绪,也不是所有事情处置起来都那么简单。“27个具体问题,22个跟我们有关。”浦口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钱纲至今记得第一次参会的场景,从小区环境到房屋维修,从电梯养护到物业服务,业主们的“吐槽”让他如坐针毡。其中,电梯管养最棘手、最复杂。由于小区物业维修基金有限,而且电梯生产企业已破产倒闭,多部电梯常年成为摆设。

兰桥雅居最高18层,居民的“垂直出行”需求必须尽快满足。浦口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启动应急程序筹措资金,对接周边的电梯企业寻找相关配件,先让电梯“动”起来。但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最好路径还是更换。今年,浦口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推动金水岸小区成功安装两部新电梯,钱纲近期准备组织兰桥雅居业主代表现场“取经”,商量电梯“以旧换新”的出资方案。

“以前有事是到处‘搬救兵’,现在是部门组团‘送服务’。”让兰花塘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明印象最深的是,小区不少问题因为跨部门条线,即便打12345热线也一时难以解决。而根据议事规则,居民疑惑当场解答,复杂事项会后研办、限期答复,怎么解决、何时办完,都要给个明确说法。

红白喜事无处可办,是居民反映多次的诉求,也是当天的主要议题。“能不能找个临时场地过渡,先解决问题再说,然后再从长计议?”李祥的提议得到浦口经开区的响应,园区将就近寻找闲置地块,缓解群众的燃眉之急,并同步从规划着手,适时新建合适的载体。“下次开会就能定!”相关负责人拍着胸脯承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行政力量和社会资源下沉一线的同时,小区居民也没有“袖手旁观”。老党员、楼栋长、志愿者们纷纷走出家门,组建“老伙伴联盟”,倡导文明新风、调解邻里矛盾、守护公共利益。家住4栋的毛积翠大姐,更是变身物业的“编外人员”,不仅主动交了物业费,还在楼栋里挨家挨户宣传“付费购买服务”的理念。

从以往矛盾丛生,到现在宜居宜业,小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心里有数。今年“五一”假期,新一轮物业费开始收缴,业主们用行动投票,缴费率从之前的不到2%上升至60%,翻了约30倍。

公安“组局”、群众点单、政府“上菜”,“兰桥模式”如今已在浦口全面推广。截至目前,浦口公安分局先后在双山、老虎桥、泰来等28个小区启动议事活动,参与群众近千人次,解决70多个民生诉求。居民与物业双向奔赴,安置房小区治理这个共性难题,在浦口有了新的解题思路。


发表评论:

江苏网是江苏较大的资讯网站、较具人气的交流平台、较具影响力的本地门户网站。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房产、装修、汽车、婚嫁、旅游、亲子、求职、招聘、教育、美食、生活、交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