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家乡饼”品出团圆味

市民分享中秋“限定”月饼,情绪价值拉满

阖家团圆时,月饼自然是富有仪式感的载体。与“市售”高颜值、多口味的月饼不同,一些市民分享了他们的中秋“家乡饼”。看似普通无奇,吃上一口却是满满的家乡味道。

“80后”新市民陶女士落户镇江近20年了,目前在市区山门口街开了一家电子产品店铺。前两天,她收到了浙江温州老家亲戚寄来的“家乡大圆饼”。这种月饼大如圆盘,直径约20厘米,表面铺满一层芝麻,馅料丰富,多达十几种,有蜜枣、桂圆肉、花生仁、核桃仁、冬瓜条等。为了让孩子体验不一样的味道,陶女士也买来镇江糕点厂的老月饼,一同放在餐桌上。“我们家乡的月饼讲究切开来,一家人分着吃,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脑海中最经典的美食记忆。”陶女士说。当然,孩子在镇江出生长大,算是地道的镇江人,同时尝尝“古早味”的镇江老月饼、温州“家乡大圆饼”,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

今年65岁的张婆婆是东乡大路镇人。这几年,她在市区帮女儿女婿带孩子、料理家务。每逢传统年节,张婆婆总会展露一番吃食手艺。这个中秋节前夕,她依旧做了老家的“饼子”(或称“菜饼子”),有青菜肉馅和韭菜馅两种口味。“不发面、不揉面,直接冷水调面,调出黏糊糊的状态,盖上湿布等个10分钟。案板上撒一层面粉,把烂面滚一滚,揪成剂子再包上馅心。一边压饼一边转着拍饼,在锅里放油煎或炕一下,就做好了!”张婆婆介绍制作过程。说来简单,做成并不易。张婆婆的女儿徐女士告诉记者,以前不太能理解妈妈为何热衷于做这些,有时还觉得饼子不好看“拿不出手”。这几年慢慢体会到老人家的心意,觉得这才是颇有仪式感的过节方式。她还与儿子探讨传统节日里蕴含的中国文化,体会中秋东乡“饼子”传递的情绪价值以及团圆的深意。

又一年中秋佳节如期而至。如今,月饼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对团圆和谐美满的追求。人们品尝着限定款的“家乡饼”话家常,传承这一古老而又美好的习俗,月饼文化也在时光的流转中历久弥新。


发表评论:

江苏网是江苏较大的资讯网站、较具人气的交流平台、较具影响力的本地门户网站。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房产、装修、汽车、婚嫁、旅游、亲子、求职、招聘、教育、美食、生活、交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