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区:打造“合成生物港”闪亮名片

进入9月,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林军愈加忙碌:前来对接洽谈项目的团队一拨接一拨,已招引落地的项目进入最后装修阶段,实验室成果规模化量产被提上日程……

竞逐合成生物新赛道,是常州高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日前,好消息接踵传来: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中试平台正式启用,新北区获批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合成生物),标志着常州高新区合成生物产业迈出关键性一步。

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从项目启动建设到完成主体设备安装,仅花3个月时间,速度非常快。”9月4日,在脂禾生物科技(常州)有限公司项目现场,林军向记者介绍道,目前各类工艺装置已安装完成,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再过一个月就能进入试生产阶段。

“发酵设备目前使用率如何?”“除了供园区项目使用,对外还能承载多少产能?”当天,浙江一家生物科技企业前来园区进行项目对接,企业负责人对全新投用的发酵罐组很感兴趣。

林军介绍,发酵工段区是中试平台的核心,目前共安装了11组发酵罐,规格从500升至20吨不等,可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同时,车间设置了中控室,能对各个项目不同的工艺点进行监测,保障项目运行。

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自去年10月开园以来,至今已引进30余个项目,对接科技人才及产业化项目100余个,有效在谈项目30余个。

脂禾生物是去年底从南京整体迁至常州的,聚焦油脂类营养化学品的研发与生产,在DHA、EPA、角鲨烯等多条产品管线上进行了深入布局,目前已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

“DHA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之前都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价格高昂。现在以葡萄糖为原料,经过多步生物合成法,就可得到高纯度的不饱和脂肪酸。”林军边展示边介绍,将通过生物合成技术生成的饲料级藻料添加进奶牛的饲料,产出的牛奶DHA含量比普通牛奶高,更有利于婴幼儿的吸收。

此外,园区里的昊禾生物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也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主要产品为全生物法制备的苹果酸,设计年产能达300吨。

“抢滩”布局快人一步

作为全市合成生物产业主要承载地和集聚区,常州高新区将合成生物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以建设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为核心,依托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累计落户优质项目40个,占全市总数的50%。

“多点开花”的背后,南师大坚定选择常州,既是基于此前双方在教育、产学研合作等领域的良好合作,更是看中了常州发达的制造业优势和优越的营商环境。

“从技术研发到设备生产、从项目招引到中试量产,常州都有很好的基础,我们的很多生产设备在常州本地就能找到制造商,给未来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林军说,目前园区配套的成套污水处理装置已安装完成,厌氧池容量达到320立方米,日均最大污水处理量达120吨。

“一步快,步步快。”林军说,常州是全省首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合成生物产业专项政策措施的城市,持续释放出全力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打造全产业链大格局、创造更优产业氛围的积极信号。研究院今年预计增加4000万元投入,未来3年将聚焦食品保健、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信息外包服务等领域,引进产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以及重点高校创新项目,实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的聚集,推动常州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五个一”加速产业崛起

迎着风口,常州高新区加速“造物”,正全面擦亮全国知名、长三角一流的“合成生物港”产业名片。

依托研究院所在的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通过招引一批优质项目、充实一批服务平台、建成一批高端载体、组织一批重点活动、擦亮一张产业名片,推动形成布局集中、功能集成、产业集聚、要素集约、氛围浓厚的产业发展态势。

常州高新区将有效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系统性建设“一中心一委员会一矩阵”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打造一批省级及以上重大创新平台,加速推进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二期项目建设,并提前规划23.2万平方米产业化基地,为后续项目招引推进提供承载空间。

据悉,仅今年以来,园区就有赛桥生物、中合基因、贻如生物等19个产业化项目签约,2023年园区合成生物产业产值达28亿元。瞄准生物发酵与药物合成、未来合成食品与农业、医疗美容产品三大产业方向,力争2024年产值突破50亿元、2027年突破300亿元,形成合成生物产业“北有天津、南有深圳、中有常州”的格局。


发表评论:

江苏网是江苏较大的资讯网站、较具人气的交流平台、较具影响力的本地门户网站。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房产、装修、汽车、婚嫁、旅游、亲子、求职、招聘、教育、美食、生活、交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