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总产创新高 重大项目落地快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9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深化农村改革 赋能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专场新闻发布会。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主要表现为“三增、三快”:夏粮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农业重大项目落地快、乡村建设推进快、农民收入增长快。全省夏粮面积3738.2万亩,比上年增17.4万亩,单产382.7公斤/亩、增4.5公斤/亩,总产286.1亿斤、增4.7亿斤,夏粮总产再创历史新高。1—8月份新开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153个,完成投资876.9亿元,开工率93.1%。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是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近期,我省出台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领域如何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季辉表示,新出台的《若干政策措施》专设章节部署推进农业现代化,拿出“真金白银”、真招实策,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更新、智慧农业发展、海洋渔业等,都是着眼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关键环节的新增政策。农业农村部门将从四方面发力,紧抓政策机遇,细化工作措施,把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好,力求实现政策效能最大化——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文件提出,保持新建高标准农田亩均投资,将改造提升投入标准由2000元提高至2350元,取消对55个产粮大县配套资金要求。今年,全省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98万亩,相关项目正按序时进度推进。
支持农业机械更新提升。文件提出,加大农业机械等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我省用于农机报废补贴资金6000万元,省里配套1100万元,加上常规专项资金,今年用于农机报废补贴资金已超1亿元,是往年的3倍以上。“我厅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尽快将国债资金分配下达到市县,制定便于执行的具体机械报废补贴标准,组织企业加大回收拆解力度,支持实施老旧农机报废更新3.8万台(套)以上。”季辉表示,同时,统筹省级财政相关资金,支持设施棚室改造提升5万亩、规模畜禽养殖场设施设备提档升级75个等,推动“两新”政策在农业农村领域落地见效。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文件提出,对符合财政专项资金用途的智慧园区、数字农场(牧场、渔场)予以支持。目前,各地已储备智慧园区项目11个、数字农场项目54个、数字牧场15个、数字渔场14个。省财政将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30%的比例予以补助。农业农村部门还将研究制定推进全省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发掘一批智慧化建设成效显著的典型案例,积极探索产业数字化、农业公共服务数字化、农业社会化云服务新模式,推动“苏农云”在全省深化应用,加快农业“智改数转网联”,赋能农业现代化。
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文件提出,省级财政对中央资金补助之外新增海洋牧场建设内容予以最高2500万元补助。海洋渔业是我省十大海洋产业之一,目前已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4个,其中连云港市秦山岛东部海域、盐城市滨海东部海域陶湾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我们将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管理,统筹相关资金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渔港经济区等,建立上下联动的海洋渔业重大项目定期调度机制,组织符合条件的地方积极争取建设新的国家级海洋牧场,高质量建设‘蓝色粮仓’。”季辉说。
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朱新华表示,将以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主线,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完善乡村产业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培育一批乡村特色产业村镇、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有特色、有认可度、有竞争力的“金名片”,把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精耕深耕特定细分领域,培育更多具有行业话语权的“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加快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融合,积极创新民俗体验、亲子研学、农耕活动、乡村文创等新业态,推动串点成线、连片成带、集群集聚发展。
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是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系统大力开展“农业农村投资促进年”活动,已开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153个,完成投资876.9亿元,带动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增强了“三农”的“压舱石”作用。省农业农村厅计财处处长邹芳刚介绍,为进一步抓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将在改革创新、增强活力上加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小、散”资源打捆打包、抱团发展,积极培育农业农村投资需求,引导城乡要素加快双向流动。加强各级农业园区规划和建设,促进建设用地、设施用地等发展要素配置,把园区打造为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平台。开展“金秋招商”活动,统筹全省资源开展联动招商,把招引央企、农业龙头企业等作为重要方向。突出设施棚室改造提升、规模畜禽养殖场提档升级、池塘标准化改造、海洋渔业发展等8个方面,以最简便的方法、最快的速度,实施一批高质量设施设备更新提升项目,大力拓展重大项目建设新领域。
江苏渔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发展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去年,省政府印发《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将海洋渔业列为海洋十大产业之一,并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今年,省委召开全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对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处处长谢伟军表示,将聚焦规划、品种、项目“三个一”重点任务,推动海洋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围绕“一个规划”,组织启动编制工作,强化规划引领;围绕“一个当家品种”,加强科技支撑,推进海水“一条鱼”新品种研发联合攻关;围绕“一批重大项目”,与连云港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近海牡蛎养殖、深远海绿鳍马面鲀全产业链、海洋牧场装备制造基地、渔港经济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和美乡村是一项民心工程和系统工程。目前,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提升到56.4%,纳入国家监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已整治完成103条、治理率达86.6%,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超过90%,1.6万多个行政村全覆盖组织实施了村庄清洁行动,一批行政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下一步,我们将紧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个基本单元,分层分类推进村庄规划编制,逐步推动有规划发展村庄的1.1万个行政村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实用性规划。”省农业农村厅乡村建设促进处处长孟德富说,将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村户厕改造、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为切入口,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快补齐水电路桥气网等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农村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力争到2035年,将1.1万个行政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群众就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一个都不能少。在服务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我省立足不同产业、不同环节、不同主体的生产需求,在坚持发展农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省服务主体达到7.4万家。同时,因地制宜开展农事服务,服务领域由种植业向果茶菜等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拓展,向加工销售、市场信息、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难题,促进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翔表示,我省大力培育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支持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强化过程服务和要素保障,推进各类服务主体分工科学、联动协同,有效配置农业全产业链资源要素,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与多元增值服务相结合、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结合的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智慧农业是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朱新华介绍,我省将把产业融合创新应用作为关键,集成技术、装备、数据、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加快培育智慧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紧密结合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行动、现代设施农业提升行动、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等,加快高效绿色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有力有序分类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智改数转网联”,实现信息技术向产加销各领域、上下游各层面渗透,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记者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