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如何“上车” 业内大咖在宁纵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

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今天举行主题大会。昨天,部分专业论坛已经率先开讲。

在“基于大模型的汽车智能制造场景创新论坛”上,记者了解到,如今,AI(人工智能)大模型(指具有大量参数和复杂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重构各行各业虽已成为业界共识,但其“上车”却远比预想中的来得更快。与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大模型“入场”,必将带动汽车等B端(企业用户商家)产业大模型陆续落地变现,让汽车产业驶向“新能源+智能化”赛道。

从今年4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到8月正式施行,以及6月《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等文件发布,我国正在乘大模型之“东风”,迅速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落地配套监管体系,为大模型“上车”提供了政策基础。

而从业者也意识到,与其在通用领域“厮杀”,不如聚焦行业大模型,向垂直领域应用深挖才是国内大模型的可行之路。作为继家庭、办公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汽车正在变成一个新型智能终端,也成为大模型应用的“主战场”之一。因此,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文心一言、讯飞星火、通义千问等多款大模型产品均已宣布“入驻”汽车产业,打响大模型“上车”竞赛。部分车企也开始谋求汽车领域垂直大模型的自研之路,吉利、广汽、长安、奇瑞、长城等车企都公布了自家的大模型进展。

现场,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数字官、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唐湘民就表示,对于汽车企业而言,能抓住大模型快速成长发展机遇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他认为,大模型将在汽车产业链的研发、生产、供应、营销、服务、管理等多个环节起到“放大器”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用户的驾乘体验。“比如,在汽车软件开发上,工程师可通过大模型自动生成代码指令,完成功能的开发与调试,倍数级提升研发效率。”

同时,大模型应用带来的“云”上造车大潮兴起也让汽车制造业随之“起飞”。在主旨演讲环节,理想汽车IT高级总监王会菲与华为智能制造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胡余峰分别提到了整车企业的数字化生产和汽车的云上智造。据了解,汽车制造的研发设计环节非常复杂,而且环环相扣。一旦客户针对某个环节提出改动需求,就可能意味着所有工作从头再来。而大模型的生成能力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设计选择提供、设计决策辅助、设计结果生成,最大限度将每辆汽车涉及的一两万个零部件、数百万个参数、上亿的文档与设计图纸化繁为简,大幅缩减汽车研发周期和成本。

与此同时,大模型“上车”也将面临着风险和挑战。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认为,大模型需要处理大量的个人数据,包括驾驶员或乘客的语音指令、图像信息等。因此,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是大模型上车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其次,大模型的训练和部署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对于一些中小型汽车制造商来说,使用大模型可能会增加技术成本和部署难度;第三,大模型在不同的场景和环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大模型“上车”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适应性和鲁棒性(承受故障和干扰的能力)。


发表评论:

江苏网是江苏较大的资讯网站、较具人气的交流平台、较具影响力的本地门户网站。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房产、装修、汽车、婚嫁、旅游、亲子、求职、招聘、教育、美食、生活、交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