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校园内的魏特琳女士雕像,小粉桥1号拉贝故居,中山路鼓楼医院……每一处坐标,都曾在至暗时刻亮起呼唤和平的光芒。11月25日,第七届“感恩·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15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重走“南京安全区”,怀念向中国难民提供无私帮助的每一位英雄。
国际安全区,曾为深陷炼狱的中国难民带来了一线生的希望。1937年冬天,留守南京的20多位国际友人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与中方人士一道在南京建立3.86平方公里的安全区,最多时收容了约25万中国难民。在这之中,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院长明妮·魏特琳打开女校大门,用自己的双臂为南京数以万计的妇女儿童铸起一艘“诺亚方舟”。
“战火蔓延后,父亲送别已怀孕的母亲,毅然决定留守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三人紧急委员会成员陈斐然的小女儿陈朝一第一次来到南师大校园,站在百年银杏树下,回望父亲曾走过的守护之路。“魏特琳日记里多次提到我父亲,包括他为保护难民做的工作,也包括他从日军屠刀下死里逃生的经历。”陈朝一说,侵华日军曾闯入校园内,明为搜查中国士兵,实则寻找年轻妇女和姑娘。陈斐然为保护一名手上有老茧的工人,被日军强行带走。“他用英语跟日本人解释,可能日本人看他真的是个读书人,就把他扔下车,让他不许回头。听到汽车的声音越来越远,他知道这条命捡回来了。”
陈朝一家中还留着不少校园老照片,当泛黄的影像和眼前的景象一一重合,她难掩内心激动。“这座父亲用生命保护过的城市如今是如此美好,这一定也是他最愿意看到的。”
很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也是在安全区的庇护下才得以存活。“12月13日,我父亲目睹亲人丧生在日军的屠刀之下,9岁的他在巨变的刺激下吓得晕死过去,因而捡了一条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讲述着父亲当年的经历,“父亲醒来后眼前尸横遍野,所幸被好心的妇女带去了金大附中难民收容所,并被收容所所长姜正云夫妇收留照顾,不然就没有现在的我了。”
作为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人,常小梅感恩曾在血雨腥风中守望相助的中国同胞与给予无私帮助的国际友人。如今,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也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景。“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徒步活动启动仪式上,来自江苏战旗军旅文工团的演员们用情景演出《我们不能忘记》,再现86年前的惨痛历史与安全区内人道主义救援情形。当印有安全区标志的巨大旗帜如苍穹般覆下,难民们身处其中,惊恐与无助得以短暂卸下。“魏特琳像母鸡抱小鸡那样保护着妇女儿童,我们设计这样的场景,是要反映当年跨越国界、守望相助的人性关怀。”江苏战旗军旅文工团演员秦志红说,希望借这样的情景演出、借最直观的肢体表演,表达“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质朴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