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放大居民幸福体验已建成30个“便民生活圈”

徐州放大居民幸福体验已建成30个“便民生活圈”——

为“边边角角”做好“顶层设计”

以家为圆点,步行15分钟、约1公里的半径内,都能完成哪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记者走进位于徐州市老城区的户部山社区和位于新城区的汉源社区,用City walk的方式,实地感受社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生活温度。

近年来,徐州聚焦提高人民生活便利度和品质消费,打通社区“微循环”,大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2022年,徐州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目前已建成3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15分钟里的“柴米油盐”

“油条灌鸡蛋嘞……”11月8日早上6点刚过,户部山社区剪子股步行街的杜记油馍店,油条在油锅里上下翻腾,掌勺的杜大爷常年不变的吆喝声唤醒一天的烟火气。陆续有居民为家人购买早餐,提着保温桶、端着不锈钢小盆走出小区。

“两汉风范徐州城,千年文脉户部山”。这里是徐州楚汉文化、运河文化、商业文化、科举文化、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荟集地,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和300多年的商业传承。跟着户部山社区居民张明河,记者感受着这里的浓浓烟火气。“我们这附近有徐州的‘三汤一粥’,马市街饣它(sha)汤、两来风辣汤、苏记丸子汤,还有一碗鲜粥家的老味热粥,周末很多外地游客排队品尝,但是我们想吃,下楼走几分钟就到。”张明河说,愿意自己下厨的话,附近1公里内有3处农贸市场。

户部山里街巷众多,土城巷、劳动巷、沙后巷……小巷里店铺林立,便利店、缝纫铺、理发店随处可见。时间刚过8点,陆续有家长送孩子上学。张明河告诉记者,云龙区幼儿园、徐师一附小、户部山小学等都在社区附近。

45岁的时淑梅在户部山生活了近20年。“这里交通便利,临近地铁站和公交站。小区挨着戏马台布市,给孩子扯布做衣服、缝缝补补很容易找地方。”最重要的是,她居住的小区到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步行约500米,到徐州市中医院步行约600米,到徐州市中心医院步行约1公里,就医便利。

“最近几年,云龙区先后对户部山建筑外立面、道路广场、街道绿化、灯饰亮化等方面进行了整治,社区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提升,居民生活更舒适了。”户部山社区党委书记陈娟告诉记者。

早晨的微风轻拂大龙湖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这里是徐州新城区所在地,大龙湖附近的一些社区,在2019年前后才刚刚成立。这里的生活便利吗?汉源社区居民吴咸余带着记者参观了他的生活半径。

11月10日一早,吴咸余骑着电动车送女儿去上学。他的女儿就读的镜泊路九年一贯制学校,距离小区约800米,去年9月刚开始招生,硬件设施完善。“我们社区的孩子上学很方便,小区里边就有幼儿园。”吴咸余说。

跟随吴咸余从汉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出发,步行1分钟的范围内就有2家便利超市、1家药房,步行3分钟可到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步行7分钟可到达昆仑农贸市场,步行10分钟可到达阅读公园,步行12分钟有一处商业综合体。“衣食方面可能不如老城区选择丰富,但是基本生活需求都能满足。”吴咸余告诉记者,更多时候,他选择通过社区团购解决家里“吃”的需求。“我们小区有3个团购群,群主就是小区居民,食材新鲜,送货上门。”

做好城市规划的“顶层设计”

理想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应当是什么样子?徐州市商务局提供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评价表中,既有农贸市场、生鲜超市(菜店)、早餐店、洗染店、美容美发店、照相文印店、家政服务点、维修点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又规划了新式书店、运动健身、养老、教育、休闲娱乐等品质提升类业态。

众多业态涉及文体、民政、市场监管多个部门,关联着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徐州召开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包括市商务局等12个部门,具体落实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在汉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里规划了幼儿活动室、舞蹈房、书画室、社区图书馆等诸多便民设施。“新城区的一些小区在规划时已经预留了社区综合服务用房,方便我们开展便民服务。”汉源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晓燕告诉记者。

去年年底,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起草《徐州市城区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导则》,保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各类业态用地需求,促进各业态落地实施,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融入城市空间规划。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徐州引导鼓楼、云龙、泉山三个主城区因地制宜,探索“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方法路径,培育形成了鼓楼区“马上到家”、云龙区“云龙便民100”和泉山区“泉馨生活”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品牌。

大龙湖东岸的一些新建小区入住率不高,周边缺乏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等配套设施,开在小区门口的“便民100”便利店成了社区生活的“大本营”。这里售卖基本生活用品、蔬菜瓜果、禽蛋肉类,还提供简单早餐。智慧阅读点也是“便民100”的标配,居民借助自助阅读系统,可以实现云龙图书馆的图书通借通还。

“我们鼓励‘一店多能’,支持各类商业网点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适度搭载打印复印、代收代发、家政预约等项目;鼓励商户提供线上下单、配送到家、服务上门等多样化服务,延伸便民生活圈服务半径。”云龙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字商务社区的建设,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拓展更多线上服务新场景。泉山区打造“泉馨生活”数字商务社区服务平台,将周边商户服务资源整合到一起,居民足不出户,下单就能享受到上门做饭、家政服务、超市配送等多种服务。鼓楼区重点打造的“马上到家”平台,可以为居民提供办事、创业就业、便民商业、物业服务、法律援助、公益活动、文化旅游、智慧养老、协商民主9项主体服务项目。

关照好生活的“边边角角”

你的日常生活中,还缺哪些“便利”?经过两天的实地走访,记者发现,论起生活的烟火气和便利度,老城区比起新城区依然略胜一筹。

吴咸余告诉记者,虽然生活在新城区要啥有啥,但是比起老城区,选择还是少了很多,生活成本也相对高一些。“拿剪头发这件事来说,老城区很多小店十块、十五块钱就能搞定,新城区差不多得三十块。”

对于生活在大龙湖东岸的魏玉华来说,生活中最缺的是农贸市场。“家门口的蔬菜店价格偏贵种类还少,买肉买鱼虾,我还是更愿意去农贸市场。”魏玉华说,最近的农贸市场距离小区2.5公里,她一般一周去一次。

生活的边边角角,离不开一针一线、修修补补。相比较于老城区随处可见的“小修小补”店,新城区这类服务大都集中在几个涉农社区,居民要花费更多时间去找这类小店。

针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存在的设施老旧、网点布局不均、新老城区发展不平衡、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徐州制定出“试点先行、查漏补缺、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实施原则,逐步配齐社区生活所需的各种业态。

“受场地和利润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普遍存在短板,特别是修理、养老等微利、公益性业态。”云龙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云龙区商务局组织开展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联合物业在各小区开展便民维修点、家政服务、废品回收等上门服务活动。徐州市商务部门也将采取激励或财政补贴等方式,补齐微利业态短板。

让修鞋、配钥匙这些“小修小补”服务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最近几年,徐州市城管局在街头巷尾统一投放“五小”便民服务车,主要经营业务包括修自行车、修鞋、修拉链、缝纫、配钥匙等,摊点统一管理,为“小修小补”在城市间提供一席之地。

记者 杨琦



发表评论:

江苏网是江苏较大的资讯网站、较具人气的交流平台、较具影响力的本地门户网站。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房产、装修、汽车、婚嫁、旅游、亲子、求职、招聘、教育、美食、生活、交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