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11月1日,德国舍弗勒集团太仓新基地二期工厂开业、新能源三期项目签约。舍弗勒集团是全球第二大滚动轴承制造商、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十大隐形冠军之一,落户太仓28年,先后增资13次,累计投资超20亿欧元,太仓成为集团在中国最大、最重要的生产基地。舍弗勒用实际行动表示对太仓营商环境的信任,表达“看好江苏”的投资信心。
从1995年舍弗勒在太仓高新区投资生产,到一个个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速落地产生“集群效应”,如今太仓汽车电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企业超700家,一辆整车近七成零部件实现“太仓造”。这一切,离不开当地打造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营造更优“宜商”环境的诚意与努力。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的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城市的创新生态、产业生态、创业生态、服务生态等,共同构建了当地的营商环境。不妨看看40年前的一场经济学实验: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莱索托将其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在美国和秘鲁建立小型成衣厂,同样是办理经营许可证,前者仅需约2小时,而后者则花费了289天。两相对比,哪里的营商环境更好,到哪里投资更便利,一目了然。由此启示我们,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
评价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劣,常常有两种视角:一种是审批部门“自上而下”分门别类的“硬指标”,一种是企业家们“自下而上”口口相传的“好口碑”。以“好口碑”为导向,“硬指标”才更科学合理。办事繁、问询难、多头找、来回跑……这些“办不成事”的服务短板,最容易打击经营主体的投资兴业预期。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往往能发现更多的服务短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应以经营主体的需求为第一导向,补齐短板、靶向施策,把经营主体的满意度作为第一评估标准。
在企业需要时“有求必应”,不需要时“无事不扰”,才是良好的营商环境。一方面,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行政用权监督,做好“减法”,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少问少管,让企业静下心来忙发展、忙创业。另一方面,当企业发展遭遇难题堵点,需要政府部门伸出援手时,就要积极主动走进门、站在前,在服务上做“加法”。比如,眼下不少地方创新设立政务营商环境首席体验官,定期走访收集企业经营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靠前服务、帮助解决问题,就是很好的做法。
良禽择木而栖。有好环境、好平台、好服务,企业、项目和人才自然“近悦远来”。我省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动力强劲、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看好江苏、投资江苏,是“舍弗勒”们的理性选择,更是我们需要倍加珍视的无形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