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袁来 孙清阳 葛高华 陈辉
记者 张莎沙 蔡志明
9月19日,黄浦江畔,“诚意满淮 共创未来”2023淮安(上海)投资环境说明会在此举行。64个项目签约落户淮安,计划投资371亿元,其中逾九成为工业项目,制造业项目集聚明显。
不到一个月,10月12日,大运河畔,第六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暨金秋经贸洽谈会举行。签约项目120个、协议引资1690亿元,50亿元以上项目14个,其中百亿级项目5个。
攀高比强、跨越赶超,淮安一直昂扬向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淮安提出殷切嘱托: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今年是淮安践行嘱托10年再出发之年,站在新起点,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表示,淮安将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化践行总书记对淮安殷切嘱托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深化拓展“153”发展战略,赋予“象征意义”新的价值内涵,一笔一画书写好“走在前、做示范”的淮安答卷。
挺起脊梁 坚定工业强市之路
走进淮安中天钢铁超高强精品钢帘线项目车间,自动化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穿梭往来。“一厂已竣工,部分设备试产,11月全面达产。”一厂技术副厂长刘兴华说。项目计划总投资202亿元,2025年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精品钢帘线150万吨,占全球钢帘线年产能的三分之一,带动上下游产业加速向淮安聚集。
史志军说,工业没有突破,谈发展就是空话;项目没有突破,谈贡献就是虚招;科技创新没有突破,谈未来就是空想。淮安旗帜鲜明地突出工业强市,大力培育“7+3”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接续组织开展重特大项目攻坚。
20多公里外,全球单体最大的N型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投资130亿元的捷泰新能源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正加速建设。“一期已满产,二期工厂年底也将满产。我们将持续扩大技术领先优势,把淮安捷泰打造成行业标杆。”企业行政执行副总经理许冬充满信心。
项目大突破,带动投资大提升、发展大提速,全市工业投资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全市GDP增速去年列全省第四、今年上半年列全省第三,淮安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的信心越来越强。
乘胜而上,今年4月淮安又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培育“7+3”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为导向,加快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力争“十四五”末形成一批产值超500亿元、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水深鱼聚,林茂鸟归。优质项目向淮而聚的背后,是101%服务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支撑。淮安持续深化“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建设,中天钢帘线、天合光能、巨石玻纤等11个在建的百亿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新签约的18个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即将开工。这些项目最快的,从签约到落地仅32天、到首个产品下线156天、到全面投产188天,去年淮安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中满意度全省第二。
加大突围 攻坚县域经济短板
7月30日,淮安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开幕,“县域经济突破”成为大会主题。淮安响亮地提出: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必须把县域经济这个“跑道”做强!
位于洪泽区的江苏佩浦高分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废弃塑料瓶经过科技“加持”,拉出比头发丝还细的15D超细旦纤维。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的洪泽纺织产业,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迎来一波高端纺织产业转移风口。打造百亿级产业地标、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绿色低碳差异化纤维产业基地,是洪泽纺织产业2025年的新目标。
史志军毫不避讳地说,就淮安来说,县域经济不够强、对市域发展支撑力不足,还是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短板。淮安要想更好展示“象征意义”、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必须把县域经济作为突破口,加快壮总量、提速度、增效益,才能把全市发展撑起来。
为此,在市委全会召开前一周,史志军和淮安市市长顾坤率市党政代表团专程赴兄弟城市学习考察,市各相关部门和各县区园区党政“一把手”悉数参加。
在工作思路上,重点抓好工业强县、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系统施策4个层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以项目突破推进工业强县,以制造业贡献提升带动经济总量做大。
在“等不起、慢不得”的压力下,全市上下催生跨越赶超的不竭动力。
15分钟直达南京北边界,60分钟直达南京主城……在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目之所及,近半私家车来自南京。“上半年园区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约40亿元,到2025年要实现培育30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00亿元的发展目标。”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峥嵘介绍。
涟水县招引建设3个百亿级项目,距全国百强县只剩“临门一脚”;金湖县先后3次获评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在淮安率先创成石油机械、仪器仪表两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市经开区持续刷新百亿级产业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再到投产的全市最快速度……
“通过3—5年的奋斗,各县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力求均超过千亿元大关,实现全国百强县、百强区重大突破,各形成1—2个5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史志军说,淮安正处在滚石上山、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要以敢拼、敢抢、争一流的劲头做强县域经济“跑道”,把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以“绿”为底 厚植城市生态底色
淮安白马湖旅游度假区,百亩花海和大湖风光旖旎迷人。退圩还湖、清水入湖、清淤净湖、生态养湖,通过“四湖工程”,湖区净水面扩大到90平方公里,白马湖创成国际重要湿地和两个国家4A级景区。
四水穿城、五湖镶嵌,生态环境优越是淮安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最大底气。淮安在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提出“三个千万不能”,即千万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千万不能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方式,千万不能还有“将生态与发展对立起来”的思维观念。
大运河清口枢纽核心展示园项目现场,广场码头、健身步道、景观小品初见雏形。淮安统筹抓好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大力推进生态碧水三年行动、洪泽湖治理保护等工作,让水成为赏心悦目、聚气生财的“秀水”。
作为淮安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的一次尝试,国峰清源生物燃气公司的农业“绿岛”项目,建成后年可处理畜禽粪污80万吨、水稻秸秆4万吨,年创利润超1000万元。
抢抓用好淮河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等战略机遇,淮安支持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制造、融入绿色供应链,加快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提升产业绿色显示度和生态附加值。
以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为引领,在淮安这块1.01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相融互促的良好局面悄然形成,绿水青山绘就一幅“壮丽东南第一州”的大美画卷。
幸福加码 “民生答卷”暖心怀
省金湖中学今年高考取得亮眼成绩。该校党委书记、校长夏衡介绍,淮安市委市政府吹响“县中振兴”号角后,该校抢抓机遇制定“1334”发展思路,围绕一个办学目标,即建成江苏省高品质科技特色高中,坚持“唤醒”“对话”“融通”三大教育主张,搭建红色育人线、蓝色分数线和绿色生命线“三线”课程架构,抓实“四方面”落地措施。
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淮安重点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顾坤说,今年起淮安把县中振兴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引领性工程,市委市政府作专题调研、明确目标任务,从今年高考看进步明显;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推进县中高质量发展的10条意见和3个配套办法,力争通过3—5年攻坚,让每个县区都有全省叫得响的一流高中。
“淮安是我曾经求学的地方、最初梦想的起点,毕业10年后又回到第二故乡。”9月26日,在2023级淮安大学生集体开学典礼上,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淮阴师范学院2009级学生于锦分享个人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故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淮安把大中专生就业创业放在“C位”,开展“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大学生留淮就业”计划等,先后建设200个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今年组织调研979家在淮单位,共征集1465个岗位11168人的用工需求,在集体毕业典礼现场发布。“产业人才8条”“人才安居保障16条”等政策先后出台,加速构筑起大学生留淮创业就业的政策保障体系。
“民心工程”写在万家灯火里。淮阴区黄河花园小区,统一整洁的楼体墙面、规划整齐的停车位、修葺一新的雨污管网,让建成20多年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9月,住建部城建司召开全国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部级联系点遴选项目交流会,该项目成功入选。今年,淮安将完成201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24828户。
在这座昂扬奋进的兴业安居之城,更多“愿望清单”正加速转换成可触可感的“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