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最小干预” 让南京的老街区、老建筑重新“活”起来

这些散落在南京城市和乡村里的不同的场景,每天都在演绎着一个相同的主题——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近年来,南京在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过程中,让昔日破落甚至衰败的老村庄、老街区、老住区,在“最小干预”中呈现出新的面貌,既留住了乡愁,又走上了更新之路。

探访1

颐和路11片区

历史建筑走出深闺,品味南京历史与时尚

在颐和路11片区,人们既可以走进宝龙艺术中心欣赏艺术展,也可以在国际知名咖啡店品味情调。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孙中元摄

“佳佳,在这边摆一个姿势。”14日下午,颐和路11片区,李红艳拿着手机,在宁海路48号红砖小洋楼前为女儿不停拍照。“洋气!非常惊喜!”这是李女士的第一感觉。

作为附近居民,李红艳对这里的变化最有发言权。她告诉记者,过去临街都是小门面,从外面经过,只能看到这些历史建筑的屋顶。而穿过狭窄的通道进去,看到的场景就更让人失望了——这些美丽的建筑,被各种“任性”的搭建包裹得严严实实,毫无生气。

“让历史建筑露出风采,才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李红艳说,通过参观建筑和阅读说明,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南京的历史。

颐和路11片区此次共修缮5幢历史建筑、改造2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自去年底开街以来,已成为人们追逐时尚、感受文艺的街区。48号小洋楼原为民国检察官季抱素的旧居,经过修缮后,引入了英式下午茶。楼内装修陈设华丽,飘荡着舒缓的音乐。刘女士手捧一杯红茶靠在木窗边,“这里的宁静和情调,就像这杯红茶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十分浪漫,令人沉醉。”

11片区此次引入的高端国内外品牌,有60%是首次进入南京。从将军馆前的广场主入口开始,人们既可以走进宝龙艺术中心欣赏艺术展,也可以在国际知名咖啡店品味情调。70岁的周海龙先生坐在吴钦烈旧居改造的莲花公馆内用餐,他说,如此近距离与历史接触,非常新奇。

如果说白天是与历史对话,那么到了夜晚,嵌在11片区里的黑科技则带给人互动的乐趣。参与街区设计的同济大学设计研究院赵英亓介绍,11片区的设计修缮原则是“修旧如故,与古为新”。他们遵循“留、改、拆、加”四种方式“保护”和“织补”街区,既还原了建筑的历史,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颐和路已开放了12片区公馆区、11片区先导示范区,今年还将继续向江苏路、西桥延伸,实施13片区和外围片区更新。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同时,引入艺术创意、文创办公等功能。

专家解读

南京市规划资源局名城处处长王昭昭

历史建筑不应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要通过活化利用,走进市民生活。2020年,南京编制了《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复兴计划》,探索历史建筑新“活”法。11片区复兴更新中,从关注建筑,到如今更关注建筑与人的互动。在保留院落文化的同时,梳理连续的慢行步道,形成多个出入通道。修缮老建筑,再造新空间,注入新业态,实现了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融合共生。

颐和路复兴计划是以“百年颐和、万国风华”为目标,建设风情休闲旅游区、艺术风尚街区、品质人文社区和南京国际交往中心。既让南京市民感受到城市记忆,也成为彰显城市发展活力的窗口。

探访2

小西湖

老房里的微更新,老城南走进新生活

孩子们在小西湖玩得很开心。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何钢 摄

1月14日中午,放学时间,小西湖里人声鼎沸,孩子们走在回家路上。小西湖小学二年级学生晨晨穿着公主裙,头上扎着粉色丝带,一路蹦蹦跳跳。“今天我们学校举行游园会,大家都穿了漂亮的服装。”晨晨说。看见巷子边银色的圆形秋千,她抢跑几步爬上去,让爸爸给她拍照。

“小西湖开街后,学校在这里开了个后门,家长们在等孩子的同时,也能欣赏一下老城南的新风景。”晨晨的爸爸李先生说,过去的小西湖,房屋拥挤、残破,身在繁华的历史街区老门东边,却像个棚户区。几年时间,改造后的小西湖已晋升为城南新文化地标。

小西湖是南京老城南重要的传统民居类历史风貌区之一,为了改变这里的破败环境,2019年正式实施环境改造。与过去老城区改造的“大拆大建”不同,小西湖以院落为单元,采用了小尺度、渐进式的崭新思路。通过“微更新”,保留街巷肌理,修缮传统房屋,提高居住品质,实现了老城更新从“拆改留”向“留改拆”的转变。在东大设计师的参与下,“共生院”“共享院”的全新模式,出现在了老城改造的菜单里。

堆草巷31号门前晒着萝卜干,原居民陈鸿荣说,这是邻居张德恕家的老习惯。院落里原有5户人家,只有陈鸿荣和张德恕两家选择留下来。回忆起昔日没有厨房和卫生间,邻居们排队共用一间小厨房烧饭的情景,陈鸿荣感慨万千。改造后,房屋的风格、院落得以保留,他家20多平米的瓦房还增加了小阁楼。独立卫生间、独立厨房,陈鸿荣每隔几天就添置几样家具,打扫一下房间。“我觉得,这就是你们媒体常说的‘幸福感’。”老陈脸上洋溢着笑容。

小西湖里的更新故事还在继续。去年底,马道街39号居民许庆搬回老宅,成为小西湖居民自主更新的首例,并享受到危房改造的政策支持。有了他家做示范,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都在申请自主更新。

留住原居民、延续烟火气,引进新业态、增添新活力,小西湖正描绘着“看得见发展、留得住乡愁”的老城南更新画面。

专家解读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鲍莉

小西湖的微更新实现了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棚户区改造的双重使命。6年时间,在政府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居民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探索出城市历史地段空间再生的新路径。

小尺度、渐进式、一院一策。这种精细化的微更新,关注人的需求,见人、见物、见生活。首创的微管廊设计,填补了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不足;微型消防站,守护着传统居住区的消防安全。小西湖的蝶变,不只是生活环境的更新,更改变了人的面貌。留下原住民,引入商户“新居民”,吸引年轻人,为老城南注入新活力,这才是小西湖最美的风景。小西湖的烟火气是城市的乡愁,它也为南京乃至全国的城市更新提供了实践样本。

探访3

高岗村

清华大学设站,“空心村”变“网红村”

经过两年多的设计改造,高淳区高岗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有力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通讯员 刘列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孙中元摄

高淳区小茅山田园综合体西北角的高岗村,正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乡村,变成越来越多人前来打卡的“网红村”。

13日上午,虽然并非周末,但记者来到高岗村时,村口广场上已经停了不少私家车。一幢幢设计精致的民居让城里人羡慕。几位村民在广场的戏台前闲坐,晒着太阳。美食坊内,米糕和烤山芋热气腾腾。前来村里游玩的市民王雨婷和孩子花10元钱买了2份烤红薯。“哇,这个山芋真的太甜了!”她尝了一口,禁不住赞叹。

两年前的高岗村可不是这样。美食坊的工作人员胡腊梅是本村村民,她告诉记者,当时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家门口的房子因长期无人居住,大片破损甚至垮塌,“到了晚上黑漆漆的,真有点吓人。”2020年,清华大学的学生和设计师进村后,说要帮着乡村振兴,村民们非常兴奋。她把自己的老房交给了设计师,租期20年,如今在美食坊对面,她家已改造成一个寓教于乐的“童梦场”。

“过去的猪圈、羊圈,现在成了古色古香的豆腐坊、米糕坊,晚上也有了活动广场和漂亮的灯光。”胡腊梅激动地说,她还被聘为糕点师,做乡村传统美食,每个月工资3000元。

设计团队在高岗村打造了创意工坊等多功能区域。 通讯员 刘列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孙中元摄

李旭是来自中科(北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这里的房屋她都比较熟悉。2018年,清华大学与高淳区结缘,2020年清华大学在江苏的首个乡村振兴工作站正式在高岗村挂牌。96级清华校友及背后的设计团队对18幢村内屋舍进行设计,打造了耕读公社服务站、清华耕读学堂、创意工坊等多功能区域。“设计尊重乡村传统文化,在建筑风格、木结构房梁等方面,尽可能小尺度、小干预,展现江南传统村落的风貌。”李旭表示。

更可喜的是,村里的年轻人也被吸引回来了。史东滢常年在北京工作,孩子交给家里老人照顾。听说家乡现在发展得很好,她辞去工作返乡应聘为村里服务,“虽然工资没北京多,但是能在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孩子成长,很满足。”

今年寒假,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将继续驻村谋划乡村发展。冬令营的学生们也将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乐趣。学生、游客、村民,让高岗村呈现出乡村振兴新风景。

专家解读

南京市规划资源局高淳分局局长许海燕

高淳引入高校智力资源,通过校地合作,实现校园和田园的结合,走出了乡村振兴的高岗路径。乡村振兴,既要通过村庄改造,提升百姓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盘活利用闲置农房,为村民提供新的收入来源。在规划上引领,让村庄更有活力。高淳区作为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已将高岗10余亩建设用地入市出让,引入国资平台,发展村庄。

高岗村的成功实践,为更多同类型村庄的振兴提供了经验。乡村不同于城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无论怎么规划设计,都要注重保留传统,传承文化,留下乡愁。

南报融媒体记者何钢


发表评论:

江苏网是江苏较大的资讯网站、较具人气的交流平台、较具影响力的本地门户网站。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房产、装修、汽车、婚嫁、旅游、亲子、求职、招聘、教育、美食、生活、交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