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小高陵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日月山下、药水河畔。上世纪50年代,小高陵人大兴水利、广修梯田,诞生了“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如今,当地动用东西部协作资金2760万元,先后历时4年,又将这里打造成为集体验教学、农业观光等为一体的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已带动周边群众增收750万元。
今年以来,依托“宁宁协作”,南京已落实帮扶资金1.29亿元,盘活利用当地乡村资源,推动小高陵乡村振兴一期等19个项目建设,助力西宁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让高寒山区换新颜。
用好红色资源——
高标准规划建设,“再造”一个小高陵
从小高陵村口一路上山,“党史学习长廊”“民族团结进步大道”等道路相互衔接;散布在山腰间的14处现场教学实践基地也让人在移步易景间“穿越”历史年代,回望革命先辈的艰苦岁月……
目前,通过南京援助资金不断扶持和规划项目持续落地,小高陵党性教育实践基地总占地面积已达到5.7万平方米。湟源县委党校副校长、小高陵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赵忠金介绍,基地在六合区对口帮扶下进行了一系列更新升级,成为当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和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今年,该村还在周边流转了1100亩村民土地进行入股分红,群众收取租金的同时,在村口开办农家客栈,卖起土特产,多种途径增加了收入。
12月初,新一批南京“客人”又带着测绘仪器和图纸来到了小高陵村,每天穿梭在山间,忙着编制新一轮规划,进一步谋划乡村振兴。
“项目谋划不超前、项目前期不够实、中介机构水平不够高等因素,导致湟源存在‘资金等项目’的现象,这是协作发展的第一难。”湟源县委常委、副县长,六合区对口帮扶湟源县挂职干部翟龙介绍,今年新的一批联络组进驻当地后,从统筹国土资源开始着眼,邀请东南大学规划设计院、江苏规划设计集团公司等多家单位前来考察,为小高陵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把脉开方”,确立“规划先行”思路,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发展“蓝图”。
在丹噶尔古城,对口帮扶联络组还帮助规划了“管委会抓总、国企资本运作、团队专业运营”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市场化运作。湟源县日月乡兔尔干乡村旅游项目也经历新一轮调整,其中的24个庄廓更是成为西宁民宿产业靓丽名片。
用好生态资源——
闭塞山村破茧成蝶,美丽花海富民增收
远处山头白雪皑皑,山间木屋民宿泛起灯火,道路两侧的居民房屋外墙粉刷一新,院落里整洁有序……12月9日傍晚,记者走进边麻沟村,感受到当地呈现出的崭新气象。
边麻沟村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最偏远的一个少数民族聚集村,其所处的窎沟片区平均海拔2800米,昔日贫穷闭塞。从2017年开始,江宁区和雨花台区在这里接力打造乡村旅游景点,让小山村成为“网红”。
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介绍,等到每年红刺玫、薰衣草、牵牛花、波斯菊等花卉漫山遍野盛开时,村里比现在更加漂亮,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被吸引前来。“在旅游旺季,周末每天客流量能有一两万人,木屋民宿更是需要提前一个礼拜预约才能住得上。”李培东高兴地说,花海的成功运营让周边村民好事连连、喜事不断。
“我之前在西宁建筑工地打零工,一年能赚2万元。村里建了景区后,我就回来开了个超市,每年能赚4万多元。”村民李存德告诉记者,旅游旺季,他还会搭起货架售卖农家菜,这又是一笔收入。
目前,景区还吸纳223名当地村民就近务工,其中34名脱贫户平均每年增收5000多元。在边麻沟村,农家乐由2016年的15家增加到目前的55家,新增家庭宾馆10家,户均实现年收入5万多元。
用好非遗资源——
小作坊变车间,文化产品“飞”入金陵
在湟中区鲁沙尔镇阳坡村,银铜器加工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掌握的一项非遗技艺。行走在村中,经常能听到村民家中作坊里传来打制工具在铜料上形成的敲击声。一钎一锤,凝聚着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2019年,栖霞区对口帮扶湟中区,在当地投入了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撬动社会投资,开始打造集民族手工艺品生产、研发、展出、销售以及餐饮、旅游等为一体的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加工基地。两年多来,项目共建成34套“前店后院”式手工艺品加工车间,并配建了一座1200平方米的传习培训展览中心,
“如今,村上的手艺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家’,生意越来越红火。”基地负责人王富邦介绍,村里还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模式,让众多农民转型为技艺工匠入股分红。目前,基地内的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2%,每名工匠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00元。今年上半年,湟中区银铜器加工产业销售额更是超过2亿元。
湟中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栖霞区对口帮扶湟中区挂职干部徐宁介绍,为了更好地实施产业对接,前方联络组还积极引入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栖游记”文创公司等合作单位,推动非遗系列产品走出青海进入江苏市场。
在栖霞山禅意小镇“水街”上,投入300万元打造的湟中非遗文化产品销售展示设计中心也已亮相,成为河湟文化推介新窗口,以银铜器、唐卡、木雕为代表的22项湟中非遗正在南京市民面前展现其持久的魅力。